生物除臭装置是目前研究较多、技术成熟,在实际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恶臭气体的方法。其处理流程是含恶臭物质的气体经过去尘增湿或降温等预处理工艺后,从滤塔底部由下往上穿过滤塔,通过滤层时恶臭物质从气相转移至水-微生物混合相(生物层),由附着生长在滤料上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被分解掉。
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这一过程是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所组成的一个复杂过程。可简化为如下表达式:
恶臭物质+ O2微生物→细胞代谢物+ CO2+ H2O
恶臭气体成分不同,其分解产物不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分解代谢的产物也不一样。对于不含氮的有机物质如苯酚、羧酸、甲醛等,其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于硫类恶臭成分,在好氧条件下被氧化分解为硫酸根离子和硫;对于像胺类这样的含氮恶臭物质经氨化作用放出NH3,NH3可被亚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根离子,在进一步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根离子。
PKL-SW生物滤池除臭系统使被处理的含有臭气污染物质的气体在水、微生物和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生物填料中形成的生物膜,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恶臭物质,以达到气体净化的目的。
生物除臭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气液扩散阶段:恶臭物质被除臭填料(附着有微生物膜)吸附—臭气中的化学物质,通过填料气/液界面由气相转移到液相;
(2)液固扩散阶段:恶臭物质向微生物膜表面扩散—废气中的异味分子由液相扩散到生物填料的生物膜(固相);
(3)生物氧化阶段:微生物将恶臭物质氧化分解—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把异味气体分子氧化,同时生物膜会引起氮或磷等营养物质及氧气的扩散和吸收。 生物过滤通过上述三个阶段把废气中的污染物质分解—含硫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 SO32-和SO42,;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NH4+,NO3-和NH2-;不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和H2O。从而达到异味净化的目的。
设备型号 | 处理风量(m³/h) | 外形尺寸(mm)长×宽×高 | 系统基础尺寸(mm)长×宽×高 | 设备重量(kg) | 装机功率(kw) |
---|---|---|---|---|---|
PKL-SW2000 | 2000 | 4000*1500*3000 | 7000*2000*300 | 2100 | 3 |
PKL-SW5000 | 5000 | 7000×2500×3000 | 10000×3000×300 | 6300 | 9 |
PKL-SW10000 | 10000 | 11000×3000×3000 | 15000×3600×300 | 11800 | 16 |
PKL-SW15000 | 15000 | 16000×3000×3000 | 22000×4000×300 | 18000 | 20 |
PKL-SW20000 | 20000 | 11000×6000×3000 | 18000×8000×300 | 23000 | 27 |
PKL-SW25000 | 25000 | 15000×6000×3000 | 22000×8000×300 | 32400 | 40 |
PKL-SW30000 | 30000 | 16000×6000×3000 | 23000×8000×300 | 35000 | 42 |
PKL-SW35000 | 35000 | 16000×8000×3000 | 23000×10000×300 | 46000 | 45 |
PKL-SW40000 | 40000 | 16000×9000×3000 | 23000×11000×300 | 53000 | 45 |
PKL-SW50000 | 50000 | 16000×10000×3000 | 23000×12000×300 | 66250 | 55 |